.

寻找万里长城西起点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长城需要有接班人,我走到罗布泊走不动了,年纪大了,也没有时间了……”

“我要继续往下走,老师没有完成的事情我得接着去做。”

这是新中国两代长城人的心声。

说起长城,大家都会想起八达岭、慕田峪、山海关,但这些远远不是长城的全部。它们代表了长城的部分形象——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巨龙,非常壮美——但并不是主体。

长城到底有多长?它的东西端点在哪里?长城的面貌还有哪些?

在中国长城研究院成立之际,《文化十分》记者采访了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听他讲述长城的故事。

撰文

李程

01

寻找万里长城西起点

年8月,赵琛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第五次踏上了新疆长城的考察调研之路。这一次,他们走了三个多月,两千五百多公里。在省道公里处,他们停留了下来,这里有河谷。凭借着多年的西北长城调查经验,赵琛说:“河谷拐弯附近可能会有烽火台,控制了水源就控制了主动权。”中国长城研究院考察新疆哈密了墩烽火台,无人机飞起发现周边挖了坎儿井,从天山引水。在此之前,赵琛的鼻子已经出血了。海拔三千米之后,他的身体就有些吃不消,时不时还需要吸氧,但他们的考察地点一般都在四千米以上。控制高血压的药他也装在兜里,吃完药后,高压降下来,低压却一直不降,压差再缩小就有生命危险了。

点击观看:中国长城研究院在新疆寻找长城

但是赵琛说:“必须得走,我不来找就没有人来。我也得给国家培养一批这样的人。”中国长城研究院考察交河故城周边长城赵琛对于长城的感情始于他12岁那年第一次看见长城。那时候,他便下定决心走到嘉峪关。12岁的赵琛画长城可是,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只能每个假期走一段长城,下次再接着从上次的终点出发。就这样一段一段慢慢走,直到24岁,他终于走到了嘉峪关。中国长城研究院航测甘肃嘉峪关之后,他更是走上了长城研究的专业道路,追随着长城的遗迹一路向西。而今,他走到了新疆,走到了77号界碑:中国的西大门——再往西就是吉尔吉斯斯坦。中国长城研究院航测嘉峪关北部悬臂长城在中国邮政年发行的《万里长城百关纪念封》中,曾将新疆别迭里烽火台定为中国长城最西端的烽火台,这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烽火台之一。这真的是中国最西端的烽火台吗?赵琛带着疑问开始了第一次新疆探寻。中国长城研究院航测别迭里烽火台在对别迭里烽火台的研究过程中,团队发现了新的线索——在西南方向的阿合奇县山顶上还有一处烽火台,而且他们还找到了一道几百米长的石墙。新的线索指引他们向更西边行进。第二次探索,赵琛团队在克州阿图什市发现了9处连续的烽火台遗址,这是中国西部系统性最完好、最密集的一段唐代长城资源。赵琛说:“如果继续西行,便是中国国土最西端的乌恰县。如果这里有长城资源,西起点将定在这里。”但是,在之前的文物普查中,这个县并有没有长城资源记录。又由于边境手续问题,这次西行并没有对乌恰县进行全面考察。万里长城的西起点究竟在哪里?考察团队又开始了第三次新疆探寻。他们先考察了《大唐西域记》中提到过的公主堡;往西继续考察石头城,在城东河对面找到了江尕勒烽火台。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石头城在汉代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郭,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光绪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厅,对旧城堡进行了维修和增补,城东河对岸是长城资源江尕勒烽火台。赵琛在测量江尕勒烽火台经纬度在带领团队多次探寻长城遗址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赵琛,乌恰县真的没有长城资源吗?他下定决心要去一趟祖国的西大门。这份坚持终于有了令人欣慰的结果:他找到了玛什热普烽火台。团队在测量经纬度等基本数据以及与其他长城资源进行地理坐标对比后,赵琛兴奋地通过网络向大家宣告了一个消息:“告诉大家一个喜讯,在中国最西端的县乌恰县发现了一个烽火台。在北纬39.74,东经74.71发现了一个烽火台。……目前经验判断是汉代的地基,唐代是不是加高了、清代是不是还在用,这要等专家继续认定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中国经度最西的烽火台了。中国长城研究院航测玛什热普烽火台,目前发现的中国最西端的长城赵琛为何如此坚定地寻找万里长城的西起点,除了从小对于长城的情感,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他的授业恩师、被称作“万里长城第一人”的罗哲文。

根据考察发现,新疆长城西起点不止有一个,目前可以断定的有四个起点,分别是:

①新疆乌恰县玛什热普汉唐烽火台与阿图什烽火台连成的一线;

②新疆塔士库尔干县公主堡-江尕勒-石头城一线;

③新疆乌什县别迭里烽火台一线;

④新疆伊犁清代烽火台一线。

其中根据经纬度定位比较,乌恰县马什热普烽火台是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烽火台。

目前发现的新疆长城四个西起点位置

02

师生两代长城情缘

“长城需要有接班人,我走到罗布泊走不下去了,我没有时间了……”年春节,赵琛去探望恩师罗哲文。病重的罗哲文拉着赵琛聊了六个多小时,话里话外全是关于长城的事。这一年5月,罗哲文病逝,被葬在八达岭的群山之中,魂归长城。说起老师,赵琛几度落泪,“在罗先生墓前,我发誓,我要继续往下走,老师没有完成的事情我得去做”。罗哲文(右)和赵琛(左)年,16岁的罗哲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林徽因。此后,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年轻时期的罗哲文年,28岁的罗哲文骑着小毛驴,开始对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明朝是最后一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王朝,为了抵抗蒙古部族的侵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此后,长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罗哲文来到八达岭之前的多年里,长城一直无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