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山网
天山网通讯员许珍英黄婉莹
大家好,我叫“小冷”,是一条生活在乌恰县黑孜苇乡阿热布拉克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冷水鱼,我的家族成员有虹鳟鱼、金鳟鱼、鲟鱼等。今天,我代表家族的兄弟姐妹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成长故事。
我的家乡阿热布拉克村有一眼泉水,夏天水温在13℃-14℃,冬天9℃左右,天然的流动泉水适宜冷水鱼生长。
年,乌恰县委办公室驻阿热布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邀请专家进村检测水质,申请项目资金50万元,以泉眼为中心,建成占地面积60余亩的鱼塘6座,养殖冷水鱼,带领村民发展水产养殖业。
鱼塘建好后,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方联系,与成都一家水产养殖场签署合作协议,年,年幼的我和5万余尾兄弟姐妹陆续被送上飞机,来到了阿热布拉克村。
一开始,我们有点“水土不服”,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叔叔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邀请水产养殖专家进村,从鱼苗投放、饲料投喂等方面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成活率达到99%,经过8个月的努力生长,我们每条重量达2公斤左右,市场售价达80元/公斤,可观的收入让工作队和村“两委”看到了发展前景。
年,我的家族成员增加到7.2万尾,利用前期改造的天然鱼塘养殖草鱼、鲢鱼、鲤鱼等淡水鱼。
分类包装好的冷水鱼。(资料图)
由村“两委”牵头,成立乌恰县琼沙孜高原泉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举办冷水鱼养殖技术培训10余场次,组织有养殖意向的村民赴周边县乡水产养殖企业参观学习,培养养殖能手22名在合作社就业,从事投喂、捕捞、包装等工作,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
年4月,陆续进入采捕期,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叔叔们利用 合作社与乌恰县恒粤商贸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由公司统一运输、销售,我的兄弟姐妹纷纷坐上汽车被运往阿图什市、喀什市等地的酒店和农家乐。
年,冷水鱼销售量达12吨,纯收入4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25万元。今年,我们家族“人丁兴旺”,养殖规模达12.6万尾,将为村集体带来80余万元的收益。
工作队鼓励村民经营农家乐,主打“冷水鱼”特色菜品,助力冷水鱼养殖和餐饮业齐头并进,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总会吸引大批钓鱼爱好者前往垂钓。
我和兄弟姐妹期待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叔叔们早日把冷水鱼养殖场打造成集养殖、垂钓、观赏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渔业基地,期待我的家族成员们能为村民增收致富立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