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周四,住塔县,环游盘龙古道和塔莎古道,走通蜿蜒的盘龙古道,浅尝班迪尔湖和塔什库尔干河美景,再到塔县博物馆纵览塔吉克民俗。
葱岭,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石头城……任何一个名都是雷震古今,任何一个词都令人浮想联翩,这就是“一县邻三国”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我们来到塔县了!海拔米左右,昨晚有些高原反应,早晨起来决定慢游为妥。医院充氧气,有备无妨。
红其拉甫国门不去,瓦罕走廊不去,我们走盘龙古道,中午到班迪尔乡找塔吉克牧家乐吃饭。从县城沿G南行到盘龙古道路口,来到才知古道已改单行线,所有车辆只允国道口进、瓦恰乡出,冥冥之中啊!
古道本是乌恰乡连通县城之要道,而今的双车道沥青路是年建成通车的,大名“吾格亚提盘山公路”,全长36千米。所谓古道必有前世,为一探究竟,我爬上山顶大停车区旁山脊。走到西侧崖边瞭望,见泊油路若黑龙循谷游戈,也有泥土路似白龙回旋于山腰间,莫非它就是原始古道?
下山前又有一处大停车区,旁有山头,米海拔阻止不了我猎奇。上,惊喜见坡地里有旱獭!后参观塔县博物馆知道它们叫长尾旱獭,因毛红褐色到鲜红,也叫红色旱獭;栖息于海拔米~米的高山裸石冰雪寒漠带边缘,栖息区很窄,新疆境内只分布于塔什库尔干、阿克陶和乌恰县境的帕米尔以及喀喇昆仑山西段、阿莱山和外阿莱山北部山地。在塔什库尔干平均每公顷0.01~0.89只,而我在这里见到四只!好运气,也得益于登山人少,没惊扰它们!
再行到大盘龙,之前的黑龙游戈至此劲力爆发,盘旋之急促只能用叹为观止来描述!观景台建于路边崖顶,一览无遗的视野令人兴致高涨,游客聚集,各种拍照,各种交流和分享。我们也在这里获得确切消息,塔莎古道中段塌方未得通行,去莎车只能原路返回走G。
再行到小盘龙。要说最后最精彩也没错,只是大盘龙用相机手机尚可拍得效果,小盘龙非航拍可就叠一起了。下山前坡度陡峭坡幅收窄,黑龙不得不更加急剧盘旋,至平地直惯而去!场面之恢宏,普通无人机也拍不来正面全景!气势之磅礴,令公路一通车即成为南疆旅游打卡地!因弯扬名,盘龙古道实至名归!
下得山来意犹未尽,而眼前风光已换,不算宽阔的河谷秋色艳艳牛羊点点,可以想见杏花时节定似世外桃源。我们循公路沿瓦恰河谷北行,前车朋友说已到班迪尔乡捷足先登路边唯一牧家乐。背山面河的塔吉克小院,也家居也民宿,年轻夫妇忙厨房,“大眼睛”交我们玩耍,太有情了!寡言的哈萨克帅哥谢绝了后来一批批客人,说肉菜只够为我们。这令我们感动也过意不去,提议他多煮面条,将肉菜分之共享,都午后两点半多了!
这里地名班迪尔乡坎尔洋村,开发有景区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对,就取材于那首经久不衰的电影插曲。帕米尔高原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故事发生地,如此家喻户晓的题材,不拿来作当地花季乡村游推广可亏了。我们没有深入坎尔洋民族村,风景在路上,继续回走,来到班迪尔蓝湖——
又一处高峡出平湖美景!班迪尔蓝湖是旅游界赋予它的美名,标准地名叫下板地水库,年投建,年截流,年发电。功能与布伦口水库白沙湖类似,规模更大,下游汇入叶尔羌河,最后流入塔里木河流向塔里木腹地。深藏于帕米尔高原的美丽蓝湖,以前是小众景点,而今游盘龙古道必经,已成南疆游打卡地。
经过时见近大桥湖区安装围栏中。啥意思?像喀拉库勒湖围起来做景点收费?不知。下板地水库主河道为塔什库尔干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与昆仑山脉交汇处,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清澈有加。从班迪尔乡北行经水库大桥后,转西行往塔县,转东行往莎车方向,这是帕米尔高原另一条自驾探险热线——塔莎古道。可惜中途塌方段未能通行,我们只能继续念想。
塔莎古道,顾名思义就是塔什库尔干和莎车之间自古有之通道,现在路名为塔县X接莎车县X,全程+公里,县界前有一段无人区,塌方泥石流频发,故时常中断。塔莎古道沿塔什库尔干河谷接叶尔羌河谷盘山而行,途中原始自然之景美与落石塌方之危险同在,这在回塔县河谷路段可见一斑。
“高原的云,草原的鹰,塔县的石,坎尔洋的情”,这句在班迪尔乡道上看到的旅游推介口号,我们都满意收获了,除了石头城遗址,但不安排去。回到县城时间尚早,我们去博物馆——
必须的,走过了帕米尔高原,想更全面了解莫过于进博物馆看其地理人文和历史,这也是令旅行与书本与现实有效融合的不二法则。当然,也可能带来新遗憾,比如博物馆介绍的塔吉克族美食,我们在县城找不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