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用50年在10万的石头上刻下中国坏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6032498.html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有一个传奇的女子,她叫布茹玛汗·毛勒朵。

年的7月,布茹玛汗在巡逻的时候发现一块界碑往我国的方向移动了大约25厘米。

她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她立即骑上马向乡政府报告,和战士一起把界碑恢复原貌,挽回了巨大的损失。

而这样的事情,布茹玛汗经历的远不止这一次,50多年来,她义务在边境线巡逻已经走了8万多公里。

她虽然不会汉语,但依旧把每块边境石头上都刻上了大大的“中国”两个字。

布茹玛汗说:“我熟悉冬古拉玛山口的石头,就像熟悉自家抽屉里的东西一样。哪块石头是走人的,哪块石头是赶羊的,哪块石头是走贼娃子的,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让布茹玛汗如此坚持守边的是她的父亲,布茹玛汗的父亲原是一个孤儿,从小日子过得很苦,为了活命只能给当地的富庶人家放牧讨生活。

解放后,布茹玛汗父亲的日子终于有了改善,为此,他逢人就说“这里是解放军吃着草根才得到解放的,咱们要守好边境,像待家人一样待解放军。”

所以,在布茹玛汗很小的时候他就带着5个孩子帮解放军砸石开路了。

在耳濡目染下,布茹玛汗对解放军的感情很深很深。

19岁那年,她便和丈夫托依其别克来到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海拔米的冬古拉玛山口,成为了一名义务的守边人。

冬古拉玛山口那里三面高山环绕,北接南天山山脉西端,南靠帕米尔高原,平均气温只能达到7.3℃,一年有天都是风沙和低于零下20℃的严寒天气。

对于人类来说,在那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极限挑战。

但布茹玛汗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每天走上20公里山路不停的寻边守边。

“当初条件特别苦,没有通路,就是走路、骑毛驴上去,去的时候两三天才能到边境线,那时候没有执勤房,下雨下雪的时候,只能在毛驴旁边躲避休息。”

可来到冬古拉玛山口布茹玛汗才发现,边境线上还没有明显的界碑。

她心里开始着急起来,她清楚的知道,这里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两国接壤,一共有大大小小多处通外山口。

于是,布茹玛汗便琢磨着在边境的大石头上刻字,因为最开始她不会汉语,所以她就用柯尔克孜文刻下“中国”两个字,但这个想法容易实施起来却格外的困难,因为每刻好一块石头大概就要花上一天的时间。

最吓人的是,布茹玛汗第一次刻字她就遇到洪水被困在了山上,但她那时候已经顾不上害怕了,她心里想着,“与其被狼吃掉或冻死,还不如把字刻在石头上,如果坏人看到,他们害怕,就不敢进入中国领土。”

后来,布茹玛汗了解到汉字更容易书写,于是不懂汉字的她硬是学会了“中国”两个字,大大的刻在了一块块石头上面。

“界碑附近的石头,只要我搬得动,我都刻上了,在山的周围那一圈都有,每看到中国两个字的石头,那些坏人心里头都会一紧。”

50多年来,布茹玛汗一共刻下了10多万块“中国石”。

每一块石头都是她亲手刻下的最庄严的界碑。

除了护边,布茹玛汗还给自己安排了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当边防七连官兵的妈妈。

布茹玛汗总是说,“这些孩子远离父母,来这里是为我们守边,他们更需要得到母爱。”

年12月,一名小战士在巡逻时遭遇暴风雪,双腿严重冻伤,人也昏死过去。

布茹玛汗看到后马上把战士的脚揣进了自己的怀里,然后赶紧让儿子宰杀家里的一只羊。

因为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偏方,冻伤的人如果用热羊血浸泡就会变好。

于是她宰杀了一家老小用来过日子的山羊,用热羊血为小战士泡脚。

一个小时后,小战士醒来了,双脚也开始恢复知觉,布茹玛汗这才如释重负,笑了起来。

5年后,8名战士在冬古拉玛山口巡逻时又遇上了天气突变,大雨冲断小路,战士们被困在了半山腰不能行动。

在战士们最难的时候,布茹玛汗带着儿子出现了,他们整整爬了15个小时的山路,为战士们送来了救命的干粮和奶茶。

15个小时在暴雨中行走让布茹玛汗的身上有了很多伤口,小战士们看着眼前的“妈妈”感动的说不出话,但布茹玛汗更是满是眼泪只怪自己来的太晚了。

如今,布茹玛汗因为常年的守边患上了严重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再亲自守边了。

但老人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让自己的后代接过了自己的接力棒。

“我早早就给孩子们表态了,不想当护边员,就别想认我这个妈。”

“我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冬古拉玛山口,我的3个孩子是在守边的地方生的。将来就是我死了,儿孙还要守下去,子子孙孙都要守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