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我所行,无问西东图说徒行

首先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本文与正在热映的电影《无问西东》无关,只是我对自己曾经追随真实内心并努力克服各种干扰和阻碍,行走于国内东、南、西、北各处的一次小结。

行走,使我一直保持着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之心。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对他人真心,坚守安全、健康、快乐的原则,行我所行,无问西东……

1

一路向东?海参崴

十年前的元旦,我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向东前往绥芬河市,从绥芬河公路口岸进入了曾是我国领土的海参崴。

海参崴濒临日本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地,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的司令部就设在这里。被称为世界十二大奇迹之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也在这里,它全长公里,是联接欧亚文明的纽带。

从绥芬河出境到海参崴全程约公里,尽管路程不远,但却足足花了一天的功夫!因为俄罗斯人及其相应设施的习惯性慢动作以及“排外”的入关安检手续让我们不得不学会等待和忍耐!那天我还体验了世界上最慢的国际列车----三十多公里的路程竟走了三个多小时!

更令我吐槽的是同行好友的相机在餐馆忘记拿了,才离开一会回去,餐馆打死都说没有见过,还不给看监控录像。

望着这片曾是我国国土的地方,看着四周都是与国人迥异的“老毛子”,还有与我们的礼仪之邦格格不入的文化氛围,不禁感叹: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年之后,海参崴已“迷失”了自我,这里也许再没有也许了!

2

一路向南?三亚

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多次到过我国陆域的最南端----海南省三亚市。

之前的三亚给我留下的印象除了它美丽的海景外,就是那里充斥着坑人腥味的旅游业。天价海鲜、强行拉客、的士司机十个有九个在骗你……

不过欣闻这几年整个海南省都痛定思痛,严打重罚旅游业的坑骗行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去年我再次选择南行,果然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旅游环境。

怪不得有人说近年来“青岛大虾”和“雪乡宰客”已取代了三亚的“江湖地位”!

其实各种忽悠和坑蒙拐骗很多地方都存在,我们出门在外除了要小心防骗外,万一中招了要勇于站出来揭发这些不良的行径。

有关部门更应加强管理,维护消费者利益,千万别再让游客再痛恨地喊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之类的控诉了!

做人做事,基本原则不能变,违反了原则终将失去自我、失去亲友,甚至失去一切……

3

一路向西·新疆

中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喀什地区的乌恰县,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那里有一座海拔米以上的雪峰。

那一年,我抱着去看位于海拔米的边防哨所和著名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故事发生地的心愿开始了我的新疆自驾之旅。

新疆之大真可称得上是辽阔无垠,有人说只有去了新疆,才能真正感受到我国领土之广,光沿着天山山脉最近的公路绕一圈都将近三千公里。

我的行程是从乌鲁木齐出发,经枸杞之乡精河到了天山最西端的塞里木湖,先后路过伊犁、特喀斯(八卦城)进入了那拉提草原和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再往南折到库车、轮台。

当我正准备沿着塔里木沙漠公路穿越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时,却接到了两天后必须回来参加一次后来改变我命运的考试的通知。

其实出发前我已知道这次考试的时间很可能会发生在我出行期间,但我还是听从内心,不想为了一次本就没有准备、没有把握的考试(尽管后来是侥幸成功了)而放弃一次计划已久的、心中向往已久的出行!

尽管有点遗憾无法按计划继续我的中国西极之旅,尽管后两天非常的累,一天要开多公里赶路,但心情是轻松的,因为我这次相当于把天山环绕了一圈,也是一个小小的收获。

我很庆幸因自己内心的坚持,没有在出发之前就选择了放弃,经过这次我也深深体会了那句话----“当你决定出发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虽然最终没有到达目的地,但我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不差耻的平和与喜悦,这次就算是留点遗憾给自己一个下次再出发的理由吧!

4

一路向北?漠河

说起中国的北极,很多人都知道是漠河的“北极村”。但当年我从广州一路向北去到漠河时,当地的师傅带我去了一个与北极村只差一个字、纬度比北极村更高的村子——北红村。北极村,北纬53度29分;北红村,北纬53度33分。4分之差,这才是中国最北的村庄。

北红村座落于中国的最北端,中俄交界处。村庄南北环山,黑龙江从东西方向穿村边而过。

村里只有50多户人家而且大部分人都已搬迁到几十公里外的漠河县城居住。

由于地处偏僻,北红村当年保持着原生态的边境村庄风貌。村里也只有两户人家能够提供多余的床铺和火坑给我们躺下休息,还要提前预约,这也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家庭旅馆。

入住时,我问屋主住宿怎么算?对方说了一句“一百二,送早餐,管饱!”。我当时立马就想,每人元,这可是三星级宾馆的收费标准啊!有点贵,但是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在这种原始的地方,能有瓦遮头已不错了!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离开前,当我掏出0块钱(我们共十人)结账时,他很不解地看着我说:“不是说好了共块钱吗,你不会算啊?”这时我才醒悟过来,原来每人才收12元!这里的村民真朴实厚道!

前两年有朋友再次去北红村,回来告诉我那里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当年那条主街两边的民居基本都建成了家庭旅馆,村里也增加了很多宾馆和旅游设施,我们所经历的那种简朴已一去不复返了。

想起北红村当年的老房子、老杖子、羊草垛和那一群群默默吃草的牛,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惆怅,但愿北红村能在强大的世俗之下,还能保持自身那份原始的、真实的淳朴与珍贵……

以上是我真实经历与感悟,最后祝大家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能适时辩识并跳出那种麻木的踏实,坚信你的珍贵,听从你心,去寻回正渐渐离去的真实的你。

“愿心之自由,共天地俊秀,有情有梦”……

图、文/老余审核/Yan涩

本文图文均为原创,欢迎分享转载或推荐到朋友圈,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