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119257.html艾涛(后排左三)在库孜滚遗址发掘现场图片由艾涛提供库孜滚遗址发掘现场图片由艾涛提供石头城遗址发掘现场图片由艾涛提供石头城遗址全貌图片由艾涛提供记者银璐“来新疆13年了,我最熟悉的地方不是首府乌鲁木齐,而是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5月21日,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一间狭小的工作室里,石头城遗址考古队领队艾涛说,一直以来同事、朋友见到他,最先问的都是他什么时候再去塔什库尔干。艾涛的工作室里,除了一副桌椅、一台电脑外,便是满架子的考古发掘文物,有修复好的,有正在修复的,还有的仍是残片。“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遗址这阶段的田野考古已经结束,现在的工作就是整理这些陶片、石片、毛纺织物、木制品,要修复、绘图、拍照。”艾涛一边说着,一边反复核对装着残片的袋子编号,录入电脑。艾涛是一名“70后”,从年来到新疆参与文物普查工作开始,他行遍了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克孜勒加依墓地、乌恰县的托帕、康苏水库墓地、莎车县兰干遗址……他几乎把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帕米尔高原。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经历了汉唐时期的朅盘陀、唐代安西都护府管辖下的葱岭守捉、清代的色勒库尔回庄和蒲犁厅等时期,一直是此区域的政治军事堡垒、经济文化中心和东西方交通枢纽。据《大唐西域记》等历史资料记载,朅盘陀是远嫁西域和亲的汉朝公主及其后裔所建立的城邦,存在数百年,这证明此地区自汉代起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石头城遗址考古队领队艾涛。记者周鹏摄“从第一眼见到石头城,到完成了近5年的考古发掘工作,这里带给我一路的惊艳。考古发掘证明了在多年前的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活,一些佛教及其它宗教遗存也证明此地区曾有多种宗教并存。”艾涛说,对遗址的发掘研究,还证明了石头城外南北分布有墓葬区,本体由外城、内城、内城中三个子城构成,这些都突破了以往的认知。塔什库尔干一直是艾涛心中“考古人的乐园”,这种内心的快乐,源自每一次“新发现”的突然到来。年,艾涛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对一些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最初一段时间并没有特别的发现,“有一天,我沿着靠近塔什库尔干河的台地走着,突然一个石片就出现在眼前,当时我心里一下就舒朗了。”艾涛说。这个地方就是库孜滚遗址,它是新疆目前发现的唯一有明确地层和年代的全新世(距今约年前开始)露天遗址,周围几十平方千米都有石制品,是国内同时期面积最大的石器加工场,经过光释光测年结果,初判这座遗址距今约多年。“库孜滚遗址的发现将人类在帕米尔高原东侧大规模活动的时间提前,显示了在该地区探索史前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的巨大潜力。”艾涛说。遗址大面积分布单一石制品组合的现象表明,人类对该区域的片岩原料进行了反复多次的高强度利用,反映了人类在此区域长时段的生活历程。艾涛对塔什库尔干的迷恋,不仅因为这里有他热爱的工作,更是因为这里有他真心喜欢的塔吉克族朋友。“不夸张地说,我们之间是过命的交情。在塔什库尔干做考古,要有十足的耐力,这里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地形陡峭,如果没有塔吉克族牧民当向导,我们根本不知道路怎么走,翻山、过河都是他们护着我们,在哪里吃住,都需要他们帮助和引导。”艾涛说。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日子,艾涛还有另一份收获,就是常年与他一起在发掘现场工作的各族群众,通过亲身体验发掘过程、亲手触摸实物,逐渐了解了历史的原貌,形成了正确的认知,懂得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他们很淳朴,也很好学,每当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文物时,我就给他们讲其中的故事,说说内地哪些地方也有类似的东西,让他们懂得这些文物都是新疆和内地一直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证明。他们还会和家人朋友去讲这些故事,说得特别清楚,感觉是进到心里去了。”艾涛一说起这些就笑盈盈的。5月23日,艾涛又踏上了去帕米尔高原的路,目的地是阿合奇县——一条崭新的公路即将开建,配合建设的沿线古墓葬抢救性发掘要开始了。本文来源:天山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