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搭乘热依木的车到达了斯姆哈纳村,在他的热心帮助下,顺利的住进了古丽夏提大婶在口岸开的丝绸餐厅。在简单洗漱并随便吃了点东西稍作休息后,兴致勃勃地来到克孜勒苏河岸边。时间已是晚上9点过,但天空仍如我们内地5、6点钟的白昼。来回的徘徊,期待最晚的日落出现也是一种难耐的煎熬,尤其是古丽提大婶对我说,根据今天的天空来看,云层太厚,尤其这个季节,很难得有像夏季那样绚丽的落日景观,可能看不见太阳落山时,如当头一盆冰水向我浇来。果不其然,我苦苦等待到近10点半钟,只能是丝丝余晖出现在我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山峰与山峰之间。
今天一早就起来了,说是早,虽然天刚蒙蒙亮,其实已近早上9点钟了。与我同室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两位大货车司机,还在呼呼大睡。悄然出得门来,看见东边已泛起了鱼肚白,一轮弯月还挂在天上。我沿着克孜勒苏河河谷顺流而下,在一浅滩作了简单的洗漱后,吃点随带的干浪继续向河谷深处走去。
克孜勒苏河,发源于天山南脉中吉边界西侧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扎尔多布卡山口,在海拔米的冰山上。从我国西陲第一县第一乡第一村,即乌恰县吉根乡的斯姆哈纳村入境,由西北向东南横贯乌恰县中部,流入喀什地区疏附县,进入喀什地区以后汇入喀什噶尔河,由河源至山口段长千米,河道全长千米,在我国境内长约千米,
曾经看到一位诗人对克孜勒苏河的情怀抒发;“穿越戈壁和荒漠,穿越远古的呼唤,克孜勒苏河,你汇集雪峰消融的神话,带着柯尔克孜人的草地、奔马和羊群,带着永不回头的一个民族的强悍,一路奔涌,你的生命在向前奔涌中升华,并且撞响了我灵魂里那血性的气节。”诗人的血液活脱脱在沸腾,在奔涌,向我们昭示克孜勒苏河的强悍与不屈。我背包不惜路程遥远,来到克孜勒苏河的身边,就为一睹它的尊容。
“克孜勒苏河”系突厥语,意为“红水”。“克孜勒”是红,“苏”是水。历史上曾称之为赤河,因为春汛早,时间长,上游流经第三纪红泥岩石,河水中夹杂有大量红色细泥沙,颜色呈红色。克孜勒苏境内有克孜勒苏河穿境而过,故在年自治州成立时,决定以此作为自治州的名字。
已有柯尔克孜族老乡赶着羊群出门了。东边的朝阳始终不肯露脸似的,只是时不时偶露红晕一下也即刻又躲进厚重的云层里面,观赏最晚的日出,看来这个季节确实为时尚早,还是日热木说得对,今天最晚的日出和昨天最晚的日落,只能成为在我的心中一种念想。
河谷沿途的景色;因为这里是天山和昆仑山交界处。天山是砂岩组成,山体浑厚而富有线条。昆仑山则怪石凌峋,挺拔像剑锋。土黄色的天山和深褐色的昆仑山像两条不同肤色的巨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纠缠搏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构造,使原本寸草不长之地,有了领略粗狂豪放的大自然赐予的许多风观,也不枉然来此一趟。
(待续)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最晚的日出我以为徒步到了国界随拍克孜勒苏河克孜勒苏河随拍随拍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