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耳聆听总书记嘱托,聚力建设美好新疆,他们耕耘在——
奋斗路上
布茹玛汗毛勒朵
“中国石”诠释中国心
9月11日,“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布茹玛汗毛勒朵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给她颁授勋章时的那一幕激动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平凡的事情,却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我和我的孩子们会一直为祖国守好边境线。”
78岁的布茹玛汗是乌恰县吉根乡冬古拉玛山口的一名护边员,这里海拔米,是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处边防隘口。
年,19岁的布茹玛汗扛起了守边重任,成为光荣的护边员。
布茹玛汗每天早出晚归,将靠近边境线的牛羊赶回来,查看有无陌生人出入边境。
布茹玛汗发现,有些牧民不清楚边界界线,存在越界放牧的风险。她决定在中国界内石头上刻上“中国”二字。布茹玛汗专门向边防官兵请教,学会了汉文和柯尔克孜文“中国”的写法。巡边时她会随手捡起地上的石头,刻下“中国”二字。“人们看到‘中国石’,就知道这里是中国的领土。”布茹玛汗说。
布茹玛汗在冬古拉玛山的石头上一次次刻下烙印在自己心中的两个字——中国,这一刻就是半个世纪之久,从未停歇。
“我想即使我不在了,但是我刻的‘中国石’永远在,中国永远在我们心中。”布茹玛汗说。
在冬古拉玛山的河谷、山坡……每走一段路就会发现刻有“中国”字样的石头。在布茹玛汗看来,这些“中国石”既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也是巡逻的路标,让大家不迷失方向。“只有稳定,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宁;只有团结,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她深有感触地说。
在布茹玛汗的言传身教下,她的5个子女也先后成为护边员,继续走上这条光荣的守边路。
“尽管我现在老了,不能每天去巡逻,但我的子女都是护边员,我要让他们一代一代去接力守边。”布茹玛汗无比自豪地说。
如今,布茹玛汗的故事在天山南北传颂,成为新疆各族护边员学习的榜样。“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布茹玛汗说。(记者韩沁言)
库尔班尼亚孜
用心传播好中华文化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学习,把增进民族团结融入学习中。”9月11日,在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对新入学的学生诚恳地说。
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传统节日组织活动时,从内地引进优秀文化艺术时,面对面向乡亲们宣讲时……库尔班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时的一幕幕场景,耳畔总是回响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殷殷嘱托。
“我们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总书记的话,牢牢地印刻在库尔班心头。
年,库尔班拿出家里所有积蓄60余万元,创办了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推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用教育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库尔班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随着自治区“教育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库尔班办好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信心越来越足,开拓创新的点子越来越多。他请来民间艺人,教学生们扭秧歌、唱戏曲、弹古筝、打腰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学校会组织学生包粽子、吃月饼。每年寒假,学生们的一项作业就是写春联,并把写好的春联送给邻居。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无形中影响到家长,良好的家风、乡风、民风让前进镇变得更加美丽。库尔班自豪地说,现在,乌什县乡村50%以上的农民都会讲国家通用语言,家家户户过春节吃饺子、贴春联,很多农户在庭院改造中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孩子们的影响下,家长也都在争当民族团结先进。
库尔班常常结合个人奋斗经历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疆发展变化,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一个民族只有融入祖国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续的发展。“我会继续用心用情传播好中华文化。”库尔班说。(记者张治立)
库尔班大叔后人
传承好爱党爱国情怀
9月的新疆大地,金秋送爽,瓜果飘香。走进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整洁漂亮的安居房、规划有序的条田映入眼帘。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用汗水浇灌土地,用耕耘收获希望。
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正认真聆听如克亚木麦提赛地的讲解。
如克亚木听着曾外祖父——库尔班大叔的故事长大,带着这样的红色基因,她如今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做讲解员,每天给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讲述那个历久弥新的动人故事,讲述曾外祖父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讲述家乡民族团结的典型事迹。
“我们家有两件传家宝,一件是当年毛主席接见我曾外祖父的照片,还有一件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家的回信。这两件传家宝我们一定一代一代传下去,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如克亚木动情地说。
纪念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生动诉说着过往。上世纪五十年代,库尔班大叔想要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佳话传遍神州大地。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吐鲁木的女儿托乎提汗回信,勉励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库尔班吐鲁木的后辈和于田群众心怀感恩、铭记嘱托,爱党、爱国、爱劳动、爱护民族团结的品质代代相传,成为“库尔班大叔”家的家风,形成当地群众尊崇的传统。
如今,在库尔班大叔的家乡,以库尔班吐鲁木生平事迹为主题的纪念馆被批准为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不但要在更大的平台上把我们家的故事、我们家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更要用实际行动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库尔班精神’。作为库尔班的后人,我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好、弘扬好。”如克亚木说。(记者米日古力吾)
尤良英
带着各族乡亲奔小康
9月的阿拉尔市,绿树掩城,百果飘香。
通过网络直播为网友展示红枣生长情况、赴重庆对接商超销售红枣……这几天,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职工尤良英一直处在忙碌之中,并乐此不疲。
“我们已经销售了吨葡萄和40吨新梅。”9月15日,尤良英说。
尤良英的故事,还得从年说起。那一年,21岁的尤良英从重庆来到新疆,投靠亲戚,自此扎根边疆。逐渐地,她学会了种棉花、种红枣。年,她开始承包土地种植红枣,靠着勤劳的双手,她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看到尤良英种红枣致富,越来越多的连队职工加入其中,她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其间,尤良英与维吾尔族弟弟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的故事在新疆大地流传。
“总书记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尤良英依旧清晰地记得年她作为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去北京时,亲耳聆听的总书记嘱托。她告诉记者,“交心”就是要拿出一片真心、诚心、耐心,人与人只有交心,才能以心换心,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
越用心用情,尤良英越感到自己在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工作中的责任。
为了让更多人致富,年,尤良英牵头成立了阿拉尔市边疆红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尤良英”品牌,致力于生产有机绿色红枣。今年4月,她又带头成立了阿拉尔市万农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经营能力倍增。“目前,已有人加入合作联社,种植规模已达1.5万余亩,我想把这个队伍做得更大,帮助更多的人。”尤良英说。
翻开尤良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