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壶关县,缺水是影响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能解决群众用水问题,当地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引水到户,让农村群众喝上清洁自来水,真正惠民生暖民心。
这两天,在壶关县麻巷村的蔬菜大棚里,西红柿已经开始挂果,种植户们忙着给秧苗绑绳子助生长。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里通过滴灌技术,让西红柿秧苗“喝”上了自来水。
壶关县麻巷村村民杜庆芳
没有建上棚的时候种的都是旱地的,产量也不是很高,有一年要是旱了,就结得少了,今年就当下看着还行,浇上水了,看着西红柿长的比那几年的好。
麻巷村多少年来都是一个干旱缺水村。放在过去,别说是用水种大棚,就连群众吃水都难。现在村里多村民,一开水龙头就能吃上自来水,也告别了祖祖辈辈靠天吃水的历史。
壶关县麻巷村村民杜红则
以前吃的是井里水,现在装上自来水了,政策也很好,安上自来水也很方便,水也不贵。
让群众能一开水龙头就吃上自来水,大棚里开关一开,就能滴灌搞产业,这正是得益于壶关县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经过摸底规划、整合资金,就在去年,县里为麻巷村投资了万元,建蓄水池、铺设管道,让自来水进了户。
壶关县麻巷村党支部书记杜胜堂
饮水工程实施以后村里多户都吃上自来水了,也很方便,四五十亩地,一亩地能收入七八千块钱,老百姓也特别满意。
在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过程中,壶关县出资对农村现有水井进行水质监测、对深井改扩建、改造供水工程管网,并且上马八泉峡引水工程保障水量充沛。这就是壶关为农村送来的“大礼包”。到去年年底,全县个整村脱贫村饮水安全指标已全部达标,今年又确定了89个村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总投资达到了万元。
壶关县水利局副局长杨长青
深井改扩建工程完成以后,可以缓解深井供水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八泉峡水调回来,这样实施以后壶关县30万群众饮水问题将全部得到解决。
来源:i长治广播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