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治市地名普查
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西河村民委员会
XīhéCūnmínwěiyuánhuì
石坡乡
因该村位于一条河的西岸,故得名。
年—年全县为7个行政区时隶属四区;年全县分44个乡时隶属石坡乡;年隶属跃进人民公社;年称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年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年后隶属石坡乡。
西河村位于壶关县东南部35千米处。东为北平头坞村,西临大井村,南接马家庄村,临村中公路,北邻石坡村。该村下级组织3个村民组织。2个自然村(草茂焦、西南掌)。现有耕地0.93平方千米,人口人,户数户,男有人;女有人。村民以农耕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马铃薯等农作物。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四季分明,冬夜长夏夜短,日照充足,气温温和。黄土质地。草木覆盖率23%,主要植被有杨树、油松、刺槐、荆条等。
西河王教堂位于本村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16米、南北宽23.9米,占地面积.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据庙内碑刻记载,清道光十二年()、道光十六年()、光绪二十年()。均有重修。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遗有山门(倒座戏台),正殿;两侧分别对称遗有东、西妆楼,东、西配殿,东、西耳殿。正殿建在高0.96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灰布仰板瓦屋面;五檩前廊式构架,前檐设五踩双下昂斗拱。庙内存碑4通,碣2方。该庙为研究当地清代古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西河栗氏民宅位于本村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14.28米、南北14.33米,占地面积.6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仅存正房三间,两侧分别对称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二层单檐硬山顶,棚楼式建筑。正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构架,灰布仰板瓦屋面,一层明间辟板门,次间设窗装修,二层明间设窗装修。棚楼式建筑是当地民宅建筑的一种营造手法,是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及民俗习惯进行营建的二层房屋。一层功能是满足日常生活起居,空间较高;二层功能为隔热储物,空间较低。该民宅为研究区域性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