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阅读约需2分钟
笑靥如花,乘风破浪。不被定义,无关年龄。她们,是平凡女子温柔细腻充满爱,更是巾帼英雄,坚韧强大充满力量。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向她们说一声:了不起!
青蒿济世
科研报国
屠呦呦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青蒿素发现者,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以该药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扎根深山
桃李天下
张桂梅
“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10多年来,她翻山越岭,走过约11万公里的家访路,共接收近名农村女孩入学,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巡游九天
只手摘星
王亚平
全国人大代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同时也是我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和首位太空教师。年11月7日,王亚平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扎根边疆
为国守边
布茹玛汗·毛勒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她扎根边疆,在平均海拔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五十多年如一日巡边护边。她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
杨帆奋进
圆梦冬奥
杨扬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首金得主。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接连夺得短道速滑女子米和米两项冠军,实现中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从运动员到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是我国冰雪运动全面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逆风翻盘
同鼎亚洲
中国女足
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上演惊天逆转,以3:2力克韩国队,时隔16年重返亚洲之巅,成为历史上第九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的球队。
隐姓埋名
逆浪前进
陈昕茹
“守望忠诚的国安英雄”。年11月26日,新时代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陈昕茹是唯一“侧面出镜”的代表。她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斗争,与隐蔽的敌人周旋,守卫国家安全。
万米海底
勇往直“潜”
贺丽生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我国首位下潜深度超过1万米、到达挑战者深渊底部的女科学家。她对深海宏生物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深海生物的分子机制研究空白。
扫雷排爆
亮剑沙场
维和扫雷作业手
戴正勤、何兆红、许晓露、孔晴4位是中国第20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中的女兵。通过考核选拔,她们成长为合格的维和扫雷作业手,代表中国女兵走向国际维和战场,致力于为当地人民清除雷患,带去和平与希望。
老百姓心中
“拴着线的风筝”
路生梅
陕西医院原副院长,坚守老区53年,守护老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医院高薪聘请,坚持在县里义务接诊。面对疫情,76岁的她毅然写下请战书,并递交了1万元特殊党费。老百姓说:“路大夫就像拴着线的风筝,只要我们一拉线,她就会很快来到我们面前。”
为中国导弹
装上“天眼”的导弹女神
魏诗卉
中国火箭军学院研究员,出生在军人家庭,自年加入火箭军后,长期从事弹道导弹制导理论工作,在33岁时攻破了困扰中国50年的导弹精确制导难题,目前已经拥有26项国防发明专利。魏诗卉把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发国之重器上,甚至身怀六甲还经常忙到凌晨。在工作中,她总是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遇险者的光
宋寅
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海上搜救机长,是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从业十余年,共执行救助任务起,累计安全飞行时间小时,成功营救了名遇险人员。不管救援工作多危险,她总是秉承着“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她也是电影《紧急救援》中女机长的原型。
站起来是把伞
俯下身是头牛
斯朗措姆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公安局冷曲河便民警务站三级警长,在训练场上、抓捕现场、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她“闪光”的足迹。工作之余,她还用医生父亲传授的接骨医术帮助群众,不求任何回报,遇到家庭困难的,她还会自掏腰包为他们提供住宿、饮食、药品等。她常说:为人民服务没有上下班之分,也没有本职工作内外的区别。
绽放的生命
不屈的青春
郭雨洁
冬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运动员,年出生,左手先天性残疾,不足12岁就入选国家队,曾在国内外多项比赛中获得金银牌等好成绩。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郭雨洁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并在3月5日进行的冬季两项女子6公里站姿组的比赛中获得金牌。赛后,她说:“这是我最好的18岁生日礼物。”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